- 故於下士之時,思惟自於諸惡趣中,受苦道理:
- 所以,修習下士道的時候,必須思惟自己在三惡道受苦的道理。
- 及於中士之時,思惟善趣,無寂靜樂,唯苦道理:
- 等到修習中士道的時候,又必須思惟即使得生人天善趣,也沒有寂靜涅槃之樂,只有苦的道理。
- 次於親屬諸有情所,比度自心,而善修習:
- 此外,對於親近自己的眷屬等所有的眾生,要以同理心看待而好好的修習。比度,比較猜度。
- 即是發生慈悲之因,菩提之心從此發生:
- 這就是能夠生起慈悲心的因,菩提心也就由此而生起。
- 故修共同中下心者,即是生起真菩提心所有方便,非是引導令趣餘途:
- 因此,前面所說修共中下士所有意樂,是生起真實菩提心的一切方便,而不是引導修行者趣入其他方向。
- 結論
- 宗大師為行者開示於中下士時應如何思惟,並且要以同理心觀待親屬等諸有情,照這樣好好修習,就是慈悲心生起的因,也才能生起菩提心。
- 吉化:所以,修習下士道的時候,必須思惟自己在三惡道受苦的道理。等到修習中士道的時候,又必須思惟即使得生人天善趣,也沒有寂靜涅槃之樂,只有苦的道理。此外,對於親近自己的眷屬等所有的眾生,要以同理心(比度:比較猜度)看待而好好的修習。這就是能夠生起慈悲心的因,菩提心也就由此而生起。因此,前面所說修共中下士所有意樂,是生起真實菩提心的一切方便,而不是引導修行者趣入其他方向。
20150619
P069L11正明因相/如是次第引導之因相/顯示由三士門如次引導之因相/於道總建立發決定解/如何攝取心要之理/既親進已如何修心次第/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
故於下士之時,思惟自於諸惡趣中,受苦道理,及於中士之時,思惟善趣,無寂靜樂,唯苦道理。次於親屬諸有情所,比度自心,而善修習,即是發生慈悲之因,菩提之心從此發生。故修共同中下心者,即是生起真菩提心所有方便,非是引導令趣餘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