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三世諸佛,也無不由此法門而得無上菩提;一切大智慧,無不由自性佛母所生,生是啟發的意思。這個得,正是無得之得,必得心中了無可得,然後本來的面目斯得。此時無人,無我,無眾生,無壽者,寂然不動,而妙用恆沙,由此啟發,這是佛的果德。
- 阿耨多羅是無上。三藐是正等,三菩提是正覺;就是無上正等正覺,是言佛的意境。
- 連佛也不能離此法門,眾生豈可自外,另覓途徑,豈非顛倒!所以不自求而他求,都是因地不正,適以自誤!
- 無上正等正覺是修行上的最高覺悟、最高感受境界,此詞句可見於各佛經,如《金剛經》「無上正等正覺」一詞已是依據原意進行漢譯後的稱詞,若依據梵語的諧音直譯則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或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anuttara-samyak-sambodhi),即「至高無上的平等覺悟之心」,也就是「成佛」,其中「阿」即「無、沒有、無盡、無量」的意思,而「耨多羅」則為「更高、更上」的意思,「三」為「完全,合一」的意思,「藐」則為「轉向,彎曲」,即「寰宇」之意,可類比英文(原於拉丁文)的universe一詞(uni-一;vers-轉,轉向)。「菩提」則是「覺知、感覺、感受、道統、智慧」。舊譯是「無上正遍知」或「無上正道」。所謂「無上」就是「沒有更高、更上」的意思,即是指「最高」。
- 所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經是佛境界的智慧,佛家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表示成佛。《心經》云:「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云:「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0160130
前行緣念-心經-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0160129
前行緣念-心經-三世諸佛
- 三世諸佛
- 「三世諸佛」,無論現在佛,過去佛,未來佛(一般以燃燈佛代表過去諸佛,釋迦牟尼佛代表現在諸佛,彌勒尊佛代表未來諸佛),統包括三世一切諸佛,不問已成未成,都是一體平等。須知釋迦彌陀是果上佛,我和六道眾生是因上佛,性自平等,所以不可自棄,也不可輕人。
20160128
前行緣念-心經-究竟涅槃
- 究竟涅槃
- 「究竟涅槃」,這涅槃是清淨的意思。二乘人是有餘涅槃,不是究竟;這究竟涅槃是佛位,名為無餘涅槃,連涅槃亦不可得。所謂成了佛,也沒有成佛的法見。本來涅槃是對生死說的,既本來沒有生死,亦安有涅槃,不過同是個假名罷了。這是菩薩的果德。
20160127
前行緣念-心經-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 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 「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心裏既是淨空無見,白天沒有想像,夜間自無亂夢,正如千眼千手,圓照十方,豈有顛倒,凡人恐怖,先有一個得失心,就是有我的果,正是六道生死的種性。如能心空法空,登於佛位,兩個生死已了。菩薩再來世間,是大悲願力,不是業力,自然沒有恐怖,顛倒夢想,都遠離了,到了生滅滅已,寂滅為樂的境界了。
20160126
20160125
前行緣念-心經-依般若波羅密多故
- 依般若波羅密多故
- 「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因為依自性的金剛般若,能夠超登彼岸的緣故,所以有下面實證的受用。我們應該知道修行不是圖利,更不能圖名,名利是生死最毒的藥,名利的心不死,永無出頭的日子。因此因地要正,總要在自性上打算,老老實實,真參實究,決不要在神通奇特,出語玄妙上求,絲毫擋不住生死的。菩薩尚不能離開般若,何況我輩,離了般若之外,更有何法?這是成佛的根本條件,肯向這條法上走的,才是有智慧的人,此生決可成就。
20160124
20160123
前行緣念-心經-以無所得故
- 以無所得故
- 「以無所得故」,這是總結一句,極言上面五蘊、十八界、十二因緣、四諦法、六度智得一切本空,仔細推求,實無所得。說空了之後,般若法用自然啟發,也不受法縛了。
- 五蘊
- 一、色蘊
- 二、受蘊
- 三、想蘊
- 四、行蘊
- 五、識蘊
- 十八界
- 一、眼根
- 二、耳根
- 三、鼻根
- 四、舌根
- 五、身根
- 六、意根
- 七、色塵
- 八、聲塵
- 九、香塵
- 十、味塵
- 十一、觸塵
- 十二、法塵
- 十三、眼識
- 十四、耳識
- 十五、鼻識
- 十六、舌識
- 十七、身識
- 十八、意識
- 十二因緣
- 一、無明
- 二、無明緣行
- 三、行緣識
- 四、識緣名色
- 五、名色緣六入
- 六、六入緣觸
- 七、觸緣受
- 八、受緣愛
- 九、愛緣取
- 十、取緣有
- 十一、有緣生
- 十二、生緣老死
- 、四諦法
- 一、苦諦
- 二、集諦
- 三、滅諦
- 四、道諦
- 六度智
- 一、布施
- 二、持戒
- 三、忍辱
- 四、精進
- 五、禪定
- 六、般若
20160122
前行緣念-心經-無智亦無得
- 無智亦無得
- 「無智亦無得」,這是菩薩的罣礙。
- 菩薩執取六度萬行諸法(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以為確有智慧可得,有眾生可度,有佛可成,心中不免具此波羅密的行相,微細的法見不曾淨,所以不到究竟涅槃地。
- 從前阿難問佛如何是煩惱地獄種性?佛說行六波羅密行是煩惱地獄種,如我能佈施,因見他人不肯佈施而生厭惡,是煩惱地獄種,我能持戒等等,因見別人不能持戒等等,心生厭恨,是煩惱地獄種。這就是彌陀經上說的見濁,是名染法,染糊塗了。況且有智無智,都是幻心作用,分別為二:同是性空,更有何法可得?世尊昔在燃燈佛所得佛授記,成無上菩提,世尊當時並不取以為勝,因為知道性空。實無少法可得,不過名為菩提而已。所以菩薩必到法無我的時侯,才是罣礙淨盡。
20160121
前行緣念-心經-無苦集滅道
- 無苦集滅道
- 這是聲聞執取四諦法,而生罣礙。
- 苦、集、滅、道,是名四諦,就是四種重要的道理。
- 苦是身心逼迫不安。眾生身有三苦:老、病、死。心有三苦:貪、瞋、癡。後世有三苦:地獄、鬼、畜生。更有三災八難苦、壞苦、行苦、苦苦、不知足苦、不安命苦、心無寄託苦,這是苦諦。
- 卻是三界六道生死苦果,無不由心和境集合而成,這是集諦。
- 滅是消滅的意思,斷一切苦,歸到清淨寂滅。
- 因為結業既滅,則無生死的患累,這是滅諦。
- 但要滅除那集合的諸苦,必得有個道理,道是正道;做到正道,必要助道,助其離一切苦,到涅槃樂,這是道諦。聲聞執此法見以為究竟,所以分段生死,或者可了,變易生死卻不易了。倘明本來空,則知此四諦法,不過一時的緣生,不但是果上色空,實是因上色空,不必執取,便無罣礙了。
前行緣念-心經-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是緣覺(即辟支佛,是不曾聞到佛法而借因緣覺悟的)執取十二因緣法而生罣礙,他不知道諸法空相。
- 既說是因緣,可見是緣生不實,但伊不能明空,被法見縛住了,不得自在。那十二因緣即是:.
- 一、無明:.是過去的根本煩惱,只要碰到緣就動了。緣就轉下去的意思。
- 二、無明緣行:行是行動,做種種或善或惡的行業。
- 三、行緣識:由於過去的行業,而起現世受胎的一念,是因認識而成為果的。
- 四、識緣名色:在胎中已有形體而有名色。
- 五、名色緣六入:是六根具足,可以和六塵相對的了。
- 六、六入緣觸:是出胎後對於一切有所接觸了。
- 七、觸緣受:接觸之後,就受苦受集而生種種感覺。
- 八、受緣愛:如成年以後,就有強盛的愛慾。
- 九、愛緣取:有了愛慾,就想去取得,心去四面馳求。
- 十、取緣有:取得就有了,是有業成就的果位。
- 十一、有緣生:這是成立了,生生不已,轉入未來。
- 十二、生緣老死:有生就有滅,一切本是夢幻泡影,終必變減,老死是這一段生死的果。但只是無明未滅,再來一轉,生生世世轉輾不已,遂有六道輪迴,總是無明作祟。
- 乃至兩個字,是由無明跳至老死,中間咯去十位。這十二因緣,位位都依據無明作主,不知皆是妄心幻法緣起,根本無有。
- 盡者,極也,就是無之極也。言無亦無有也,是絕對不可得的意思。所以無明非有實體,如空中華,夢中事,夢中非無,及至夢醒,了不可得。可憐眾生不能斷無明,緣緣而下,無有窮期,無非是惑業苦。緣覺雖已悟到十二因緣,原是假有的一合相,但以為是定法不移,所以法見不淨而生罣礙。
20160120
前行緣念-心經-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 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 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 既明白了空的道理,那麼空之中還有什麼實體可得呢?
- 這「無」字有兩個解釋:.
- 一是無有,是根本不有的意思。
- 二是毋庸執取(不用執著)的意思。
- 因為現在雖有幻相,但畢竟是無,毋庸執取以為實有而生法見,添許多煩惱。所以五蘊(色、受、想、行、識),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塵(色、聲、香、味、觸、法)這是十二處(六根+六塵),再加上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共為十八界(六根+六塵+六識),都是不可得,因為是緣生的,無自性的,無實體的,不可得的。
- 然而人既有此幻身,自有幻心作用,不能斷滅,佛菩窿也要用以度眾生,救世間無量苦,我人正要用此以開般若,了生死,出三界,不過聖人明白本來空,所以無法執;眾生迷了,遂生顛倒,這是眾生的大罣礙。
- 因為地獄眾生,罣礙在具足多分貪瞋癡,鬼道罣礙於多分的貪,畜道罣礙於多分的癡,魔道罣礙於多分的瞋,人道罣礙於半分的貪瞋癡,天道罣礙於少分的貪。這貪、瞋、癡三毒,都由六根六塵六識而起,只一空字可以化除一切煩惱罣礙。化除了,當下即是菩提,所以煩惱菩提,同是這個東西。
20160119
20160118
前行緣念-心經-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 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 「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因為不生不滅,所以垢淨、增減、長短、是非、好壞、來去,這些相對的概念都是因為分別而緣生的,也統統都是幻有而不可得的,所有的總和,本來是空相,因世事無一不是由相對而成,苦惱也由相對而立。倘知根本是因緣生,無自性,無實體,不可得,根本是生而不生,不過暫時有這個虛妄相,那又何必執著為實體呢?既不執有,亦不廢有,即一切法,離一切法,既此用,離此用,心如長空萬里,包羅一切,自在無住,此是諸法空相的本來面目,亦即無心可心的本來面目。但眾生久已不知的了,有全不知者是六道眾生,半知者是二乘,知而未徹者是菩薩,都是有罣礙,所謂有五部,有此岸,有入流,有中流,有彼岸而未登岸上種種。以上五句,判為本來分,為第三段,修行人最要緊是這一點,切勿忽過。
20160117
前行緣念-心經-不生不滅
- 不生不滅
- 「不生不滅」,佛經上最不容易了解的就是這一句,須知宇宙間一切一切連我的思想五蘊等等,都是不生不滅的。因為一切是:
- (一)不自生,不自滅:比如一塊布不能自生為布,是無自性的,須賴眾緣和合而生。又比如布燒成了灰,布不能自燒、自滅。
- (二)不他生,不他滅:不是單靠他緣,就能生為布,還不能離我這個布,所以是他生。當然也不他滅,雖有火燒,終不能獨有火卻離了布而燒、而滅。
- (三)不共生,不共滅:也不是共生,因為布與火兩面也都是緣生,兩無實體,只是一個偶合,所以也不是共生,當然也不是共滅。
- (四)不無因生,不無因滅:現在的假相,似乎是生,但必由因成果,沒有可以成布的因,就沒有成布的果。不無因生,自然不無因滅。
- 以此類推,一切一切是不生的,現在雖有相,終是生而不生的。既是不生,即為不滅。
- 當然現在既然有一個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的假相(假生),也會有一個假相(假滅),只是不自滅,不他滅,不共滅,不無因滅,這都是一個相同的理,可以推想得到的。
20160116
前行緣念-心經-是諸法空相
- 是諸法空相
- 「是諸法空相」,法是什麼?是心影,是心中緣起的種種道理。如果沒有對象,也就沒有心沒有法了,所以是因緣生、生而不生,無自性,無實體,不可得,本來是空,不是造作出來的空。古人說:.心生法生,心滅法滅,心既是幻,法豈是真!諸法是說一切法,就是一切心。世上的人,總是以心緣心,以法緣法,不知本空,遂當他實有,彼此固執住了,爭執就此多了。這個相字,應作義字解,下而正點到不生不滅的原理。
20160115
20160114
前行緣念-心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首四句其實是同樣一個意思,總是說色空不二的道理。
- 初說不異,說沒有兩樣的,還是方便的說;後說即是,是說就是一個,不能分的,是究竟說,斬釘截鐵,毫無猶豫。
- 色一個字,不單是代表五蘊,連外面宇宙萬有形形色色都包在內。因為宇宙萬有,就沒有離了我的性海,渾同一體,盡是色,而我的受、想、行、識,是無相相,也是色。這內外兩種色,都是因緣生,無自性,無實體,不可得,根本是性空。現下雖是幻有,畢竟不可得的,所以即色即空,並不是色之外另有個空。參透上面所說的空義,就知道這個意義了。所以心的形形種種,亦是五蘊流轉,而色的形形種種,全似空華的亂起亂滅,如電影的一幕一幕,總是有而不可得。
- 莫把這四句看作玄妙,實是極普通極尋常的道理。
- 只認明『一切是因緣生,無自性,無實體,不可得,所以是性空』。不但色如是,受、想、行、識四蘊也如是,不但五蘊如是,宇宙萬有的有相相,和下面一切法,如十八界,十二因緣,四諦法,六度萬行的智得等,是無相相,一切皆復如是的性空。但是凡夫執有,所以說色不異空;二乘又執空,所以說空不異色;還有菩薩未曾會通不二的,所以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總是破他們的法見。倘明白法見也是本空,就了無罣礙的了。 以上七句判為色空分,為第二段,用以會通色空不二的道理。
20160113
前行緣念-心經-舍利子
- 舍利子
- 「舍利子」,佛弟子的名字,即是舍利弗;在聲聞乘中,他是智慧第一。
- 舍利弗,又譯為舍利弗多、舍利弗羅、奢利富多羅、舍利弗多羅、舍利補怛羅,玄奘譯為舍利子,意譯鶖鷺子,亦名為優婆低沙(Upatissa),是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號稱「智慧第一」的大阿羅漢。心經中的「舍利子」就是舍利弗。
- 舍利弗比釋迦佛年長,並先於佛陀入涅槃。在藏傳佛教,目犍連與舍利弗往往會被雕塑在釋迦牟尼佛身邊,隨侍釋迦牟尼佛,並與佛祖一同接受供養、膜拜,而漢傳佛教中,釋迦牟尼佛身邊則雕塑阿難陀與大迦葉較多。南傳上座部的論書中,經常以法將(Dhamma-senapati)來稱呼舍利弗。
- 舍利弗(Śāriputra)的名稱來自其母親,意譯鶖鷺子、秋露子。其母名為舍利,這是一種鳥名,義譯秋露、鶖鷺、鴝鵒、 鵒、鶖、百舌鳥。相傳其母之眼,美麗如鶖鷺鳥,因此得名;另一個說法則是她擅長議論,如同百舌鳥,因此得名[3]。putra,是「兒子」、「男子」的意思。
- 漢地舊譯為身子、珠子
- 他又名優婆低沙(Upatissa),或稱優波底沙、優婆提舍、優波帝沙,這個名字來自其父親之名,提舍(Tissa,又譯為低沙、帝沙)。
- 舍利弗誕生在古印度摩揭陀國,離首都王舍城大約有二三里的路程。他誕生於婆羅門種姓的家庭。父親是婆羅門教中著名論師,名叫低沙。
- 他從小就才智過人,善於辯論,非常出名。二十歲時拜六師刪惹夷為師[7],但經過一個時期學習,對刪惹夷的學問不滿足。他因聽到馬勝比丘 (Assaji)說因緣所生法的偈頌[8],決定和好友目犍連一同加入釋迦牟尼僧團。他與目犍連的弟子,共兩百名,也隨之加入僧團,成為僧團中的骨幹,被稱為釋迦牟尼的常隨眾。
- 在釋迦佛門下學習時,因為舍利弗持戒多聞、敏捷智慧、善講佛法,釋迦佛常讓舍利弗替他說法。當佛的侍者有二十年之久,佛稱讚他是「眾生的生母」。僧團碰到些棘手的問題,都由舍利弗來解決,如提婆達多另立僧團時,就是由舍利弗與大目犍連前往,將青年比丘帶回。
- 說一切有部所傳的《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和法藏部與犢子部所傳的《舍利弗阿毘曇論》被認為是他的作品。
- 舍利(梵文: śarīra,漢語拼音:Shèlì),又作堅固子、舍利子、設利羅,意為屍體或身骨,常指骨灰。其中有的結晶體形色各異。最早指佛陀釋迦牟尼遺體火化後遺留的固體物,後來也指高僧圓寂火化剩下的骨燼,通常埋葬於塔中。
20160112
前行緣念-心經-度一切苦厄-苦厄
- 度一切苦厄
- 苦厄
- 苦:感覺難受的,字面意義為痛苦、不安、不滿足等。這是佛教中最基本的教義之一,為四聖諦之一 。
- 厄:注音 ㄜ ˋ ,讀音同餓。困苦、災難。
- 身上的痛苦,心上的不安,有相無相,粗細微細,都是苦厄。其實全由心起,我果無心,苦在何處?心果無見,厄在何處?不是不知,不是不受;因為有智慧知道本來空,能夠知而有若無知,受而等於不受;譬如兩個人同時受苦,一個擋不住,甚至苦上加苦,因苦成病;一個卻無所謂,心不著意,便無苦厄了。
- 梵文(Dukkha),漢傳佛教一般譯為「苦」,或者「苦諦」,從梵文語義學上來說,是表示「不安的」,「心神不寧」的意思。可對應為現代描述的「痛苦」、「悲傷」、「焦慮」、「不滿」、「沮喪」等感情。
- 佛陀的教化在於教人如何「離苦得樂」。
- 苦是四聖諦中的第一聖諦。
- 苦聖諦是說我們在三界六道輪轉的時候,要觀察在三界六道是有苦的,且裏裏外外都是苦。
- 苦集聖諦要探討的內容就是苦的來源是什麼?
- 苦集滅聖諦,則是觀察苦的根源是從貪愛而來,所以要滅苦時,不是把苦直接滅掉,而是要把貪著滅掉之後,因為眾生不再貪著於五陰,所以五陰就於未來世不再出生。
- 苦集滅道聖諦就是滅苦的方法,要依著八正道的道理,來過所謂「中道」的生活,最後能夠解脫生死流轉。
- 苦在佛教中有許多不同的分類,分成三苦、八苦等。
- 苦苦(Suffering of Pain):有情之五蘊身心,本來即苦,再加上飢渴、疾病、風雨、寒熱、刀杖等眾緣而生的苦,苦上加苦,故名苦苦。《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5:「復次,苦苦性云何?答諸身所有,由苦苦故苦。所以者何?依身生起老、病、死等種種苦故。」欲界諸境逼迫,苦中復苦,故苦苦相對於欲界。
- 壞苦(Suffering of Change):諸可意樂之法,生時為樂,壞時逼惱身心之苦,名壞苦。《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5:「壞苦性云何?答:如世尊說可意朋友、可意眷屬、可意境界,若變壞時、若遭毀謗[夌*欠]蔑等時,發生愁歎憂苦悲惱,彼於爾時由壞苦故苦。」色界天人受禪味之樂,但報盡還於五道受生死苦,故云壞苦相對於色界。
- 行苦(Pervasive Suffering):「行」是無常,無一時一刻安住之義。除可意不可意的法以外,所剩下的捨受法,是眾多因緣所造,難免生、住、異、滅,令身心感到逼惱,就叫行苦;色身的存在,本身就是行苦。無色界中無質礙、無苦樂境界,但有漏心識仍然是苦,故行苦相對於無色界。
- 在六道三界內,欲界所受的苦是三者均有,色界所受的苦是壞苦和行苦,無色界所感受到的是行苦。
- 六道痛苦
- 苦,意謂著苦難、不滿或痛苦。心生不滿是因心兜圈子,兜得無始無終,思想連續不斷,想過去、想未來、想現在,因而有如是煩惱。思想被不滿喚起,同時也與不滿一模一樣,經常重複的感到生活當中缺了什麼,總是有些地方不太對、不太夠,因此老是想要彌補缺陷、整頓現狀,以便多得到一點安樂。持續奮鬥和心事重重是很令人煩惱與痛苦的,人享樂時,害怕失去樂,而努力求取更多的樂,或試圖把樂保住;人受苦時,想逃離苦;人又一直感到不滿,而使一切的活動無不始終含有不滿和痛苦的成分。佛陀的教法是在教人如何「離苦得樂」。
- 六道輪迴的苦
- 天道的苦:欲界天的神祇,耽於快樂的生活,因此不會想到佛法。在祂們臨命終前的七天,祂們會看到五種死的徵兆,並且會看到下一世出生在地獄或其他地方。祂們會經驗墮落的苦,像魚在熱沙上翻滾。當善業受報完了以後,即使是四禪天和無色界天的神祇也會感到三摩地減弱而逐漸墮落。
- 阿修羅道的苦:由於阿修羅一生下來就忌妒羨慕天神的榮耀,他們只知道與天神爭鬥。最後在戰爭中被打敗,被屠殺時痛苦異常。
- 人道常有的苦有八種,稱為八苦,為佛教中四聖諦中的「苦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前七苦皆由五陰領受、聚集,故稱五陰熾盛苦。其中五陰為「色」、「受」、「想」、「行」、「識」,五陰熾盛實為其餘七苦的根源」苦的根源」:
- 生苦──眾生出生時所受之苦。生苦有六:
- 未生:人死後,不知趨向何道,未得生處並受中陰形,至父母和合,便來受胎。
- 受胎:在母胎中,窄隘不淨。
- 受精卵:隨母氣息出入。
- 增長時:母噉一熱湯,如入鑊湯;母飲一杯冷水,如寒冰切體。
- 出胎:整個色身在出離產門階段,被長時間擠壓而極為難過,初生下,風一吹,衣物一碰到,如被物刺,如履刀劍,失聲大哭。
- 種類:殘缺妍醜,富貴貧賤,個個有別。
- 老苦──眾生衰老時所受之身心苦惱。老,五根漸漸毀壞而趨熟爛,肌肉萎縮,皮膚鬆垮,原來盛壯的色力日漸衰弱,身體彎曲,腳不聽使喚,身體粗重、氣息上揚、身體不穩,只能拄著拐杖走路,身心全面感受到老的痛苦。《瑜伽師地論》卷61:「云何老苦?當知亦由五相,謂於五處衰退故苦。一、盛色衰退故。二、氣力衰退故。三、諸根衰退故。四、受用境界衰退故。五、壽量衰退故。」。
- 病苦──生病時所受之苦惱。之所以為苦乃因「病」能損壞可愛安適的感受。
- 死苦──五陰壞時,壽命盡時所受之苦。死有三種,
- 自然死:少小死、青壯死、中年死、耄耋死、餓死、病死。
- 意外死。
- 未生即死:墮胎、死產、藥傷害、母橫死。
- 怨憎會──怨仇憎惡之人事物聚集。有內有外,內者即三惡道報,外即刀杖等緣,如仇人、醜人、無緣人狹路相逢,無賴借貸,債主逼債,討厭的環境無力更換……等。《瑜伽師地論》卷61:「云何怨憎會苦?當知此苦亦由五相:一、與彼會生憂苦故。二、治罰畏所依止故。三、惡名畏所依止故。四、苦逼迫命終怖畏所依止故。五、越正法惡趣怖畏所依止故。」
- 愛別離──即別離愛境,或與所愛者別離時所感受之苦,總說為生離死別。所別有二,一內二外,內者自身,六根不能像以前一樣聚合在一起,或與地、水、火、風、空、識界分離;外者所謂親戚眷屬及餘資生,別離六塵可愛境,如出國旅遊,倒數幾天,心情會不好。
- 求不得──世間一切人物,心所樂求而不能得到滿足。所謂惡法求離不得,善法求欲不得;苦事求離不得,樂事求欲不得;三塗苦報求離不得,人天樂果求欲不得;刀杖之苦求離不得,資生眷屬求欲不得。
- 五陰熾盛苦──五陰如器,能盛受眾苦,前七苦皆由五陰領受、聚集,故稱五陰熾盛苦。世人因執著五陰、時時長養五陰,無不思藉五陰「享樂」,然所謂的樂僅只是在某一條件下才叫樂,離開這一條件就不樂了;如酷暑吃冰淇淋很快樂,連續吃數小時還是樂嗎?其實樂是相對於苦而存在的,樂也是苦因,樂中有苦,因為樂依附於五陰而存在。執著、長養五陰而產生五陰熾盛的結果,使得眾生輪迴三界,不得解脫。
- 畜生道的苦:海中的動物靠著互相吞食而活下去,在恐懼的折磨下,他們被海浪衝著到處遊蕩。生活在山區的動物總是擔心敵人侵擾,他們互相殘殺。家畜或家禽等著被屠宰,並且也受著愚蠢和寒熱之苦。而且因為癡愚的緣故,無法講出自己的痛苦而獲得援助。
- 餓鬼道的苦:餓鬼因為業力所致,無法找到食物或飲料,只能吃糞便和黏液,他們因找尋飲食而筋疲力盡。他們沒有衣服穿,夏天火烤,冬天冰凍。下雨時,雨如同燃燒的煤灼傷他們。他們所看到的水都是膿汁,食物都是燒紅的鐵塊,火焰從他們的關節中噴出。他們不停的互鬥,每個餓鬼都認為別人是他的敵人。餓鬼可以活一萬五千年之久。最有名的是目連救母的故事。
- 地獄道的苦:阿鼻地獄的眾生最為痛苦,即使薄伽梵也不忍提到它的悲慘。只要佛一提到阿鼻地獄,眾菩薩們聽了就會傷心嘔血,悲痛欲絕。 八熱地獄裏,山谷都是烈火熊熊的紅鐵,河流是熔化的銅,樹木發出如雨般的劍,眾生不停遭受野獸和厲鬼的殺戮,得不到片刻的休息。 八寒地獄裏,是一片冰天雪地,刺骨的冷風暴使眾生全身龜裂。在他們十億年的生命結束前,時時刻刻生而復死、死而復生,不斷受同樣的苦。
20160111
20160110
20160109
前行緣念-心經-照見五蘊皆空-空
- 照見五蘊皆空
- 空:
- 世人往往不明白空的道理,就籠統地說:空就是沒有了。
- 今將空分為兩種:
- 空相,是有相的,如空屋,人滿了,空相破了,所以「有」與「空」是相對的,這就是世人說的沒有了就是空了。經上另有十八空義,不必盡說。
- 至於佛經上所說的「空」,是空義,是性空,是本來空,是與一切萬有相 和合的,不是相對的,不是沒有的,是有而空的。
- 所謂宇宙間一切形形色色,山河大他,日月星辰,下至一切用物、植物、動物和我的身體,都是有相之相,還有我的思想、道理、人事、人情、喜怒哀樂,都是無相之相;一切包括在內,總名曰色。
- 有相之相:拿布來比,布沒有獨立自性,變成為布的,須依於紗線而成,紗線不能自為紗線,必待棉花,棉花不能自有,必由種子,種子不能自種,必賴人工天時地肥等等。不必分析開來才空,在未成布成紗前,及正有布有紗時,他的本身是由眾緣集聚和合而成,因為是因緣生,所以無有實體,求其究竟相,畢竟不可得,身體亦是如此。所以一切一切,無自性,無實體,因緣生,不可得的,所以是性空。
- 第二說無相的,拿心來說,心是什麼?根本是不有,但只集起的是心。譬如夏天涼爽的席上,人睡得甜美之極,這時候便沒有我,沒有心,忽然蚊蟲叮咬了一口,覺得癢了,這覺得的便是蚊蟲和我集合而起的心。所以心也是無自性,因緣生,無實體,不可得的,所以是性空。
- 無論是有相之相或無相之相,都同此理(性空)。心和物,無一不是空。但是有而空,是幻有的,這是性空,和一切一切分不開的;不是心和物之外另有個空,也不是說這個才是空,那個就不是空。
- 所以一說到色,即不能離開空,說到空,就不能離開一切色。但要認明卻是緣生幻有,又須切實知道這個空是因地本來空,是性空,非眼耳可以見聞,其義實空。
- 既決定知道一切一切是本空而幻有,那又何必執取當他是實呢?但世上一切人事物,如何可能全廢,我們仍應隨緣應付,不是說要麻木無心,只是勿住勿執著,行雲流水的能到處自在,這才是真心空。
- 佛說空是這個道理,世上盲目妄加批評,豈不可惜!世人果能明空,自然心勿執取,那貪得心,瞋恨心,癡迷心,自不會深入,天下便沒有極端的爭奪了。佛法豈不是社會上最大的利賴,有什麼迷信可說呢!
- 又修行之人往往有口頭禪,說:「莫著了空!」這是怕他執著空見,正因為他根本不曾明空,總在空有二見上作道理,格外攪擾不清了。所以明空則破色,破色則心空,這是斷苦厄的第一法門!
20160108
20160107
前行緣念-心經-照見五蘊皆空-五蘊
- 五蘊
- 「五蘊」等於「我」;「我」即是「五蘊」。
- 所謂的 「我」 ,不過是物質和精神的聚合體。物質和精神的聚合體,統名曰色,
- 一個色字,即包括五個字(色、受、想、行、識)在內,並且包括外面一切一切有相相形形色色,內面無相相思想方面都在內。
- 我們亦稱它為五蘊,也就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及識蘊。色、受、想、行、識,這五事蘊結不分,叫做五蘊。五蘊之中的色蘊屬於物質方面;其餘受、想、行、識四蘊則屬於精神方面。
- 色蘊︰色,即物質。我們的身體是由地、水、火、風、四大所構成。外境原是色,而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也是色。外色和內色接觸了,就有個受。
- 地大具堅硬性,構成骨骼、指甲等;
- 水大具流濕性,構成血液及各種內分泌;
- 火大具溫暖性,構成體溫;
- 風大具流動性 ,構成呼吸。這四大缺一不可,不調和也不可。
- 受蘊︰受,是感受。如感覺苦,感覺樂等。既受了,就要去想像他,這是想。
- 想蘊︰想,是取像作用。即攝取事物像貌的功能。想到了,心中一行轉念,這是行。
- 行蘊︰行,是泛指除受、想、識三蘊外的一切精神現象。其中,最重要的是推動身心的意志作用。轉出那知識來,就是識。
- 識蘊︰識,是認識作用的主體。普通分作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和意識六種。
- 所以代表精神層面的受、想、行、識,其實,終究也還是色,一切總是幻心幻起的作用,成就種種的幻法。
- 這個五蘊,是眾生造孽受苦成立六道生死的資本,但也是開般若,除習氣,度苦厄,了生死的工具,也就是佛菩薩成大覺度眾生的工具。
- 同要用五蘊,只是佛菩薩能照見本空,可以善用,不被所轉,眾生反被所縛;是在覺不覺,明空不明空之別,不要認定五蘊就是不好的東西,如此反而會生出了偏見。
20160106
20160104
前行緣念-心經-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蜜多
-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 蜜多
- 蜜:是到達的意思,是到達了果位了;果位是究竟涅槃,涅槃就是清淨。蜜「多」的「多」字只是在強化語氣。
- 多:強化到上面的意思,到彼岸之上,才是究竟。
- 假設波羅蜜多(到達彼岸並且上了岸)總共分為五個步驟
- 第一步:在此岸
- 第二步:入流,是下了渡船了,是初發心的人,亦是初果羅漢
- 第三步:是中流,船在河中間,如聲聞緣覺;
- 第四步:到了彼岸,是十地以下的善薩,終不是究竟;
- 必第五步上岸,「多」捨丟了船,即是捨去了法見,掃除了執心,斯是了無罣礙的等覺菩薩和佛。
20160103
前行緣念-心經-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波羅蜜
- 行身般若波羅蜜多時
- 波羅蜜
- 波羅蜜或波羅蜜多,意為「至上的」,在這裡特指菩薩,因此波羅蜜意為「菩薩的責任」或「菩薩的財富」。一般漢譯為「度」、「到彼岸」,意謂從生死的此岸能因佛法而救度到涅槃解脫的彼岸。
- 所以,波羅是彼岸、對岸,且含有解脫的意義。
- 在此假設有一條生死河,眾生都是在苦惱的此岸,眾生希望要能度過這條生死河到清淨的彼岸,這只是用來比喻,不是真的有這一條河的此岸及彼岸。
- 波羅蜜是所有菩薩行者必修的善德,是成就究竟菩提一切聖者的根本資糧。
20160102
前行緣念-心經-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般若
-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 般若
- 注音:般ㄅㄛ若ㄖㄜˇ,音同撥惹。
- 般若是梵文,也稱為智、智慧。
- 般若在中國翻譯為大智慧,它其實是一切世間智能的本源和實性。但因為中國文字實在很難完全闡釋其真實的意義,所以我們仍然援用原文般若,不再另作中文翻譯。
- 般若就是「通達世間法出世閒法,融通無礙,恰到好處,而又不執取諸法的大智慧。」如此解釋才能盡量地闡述其真實意義。因為世間法人事等等,都是佛法。佛是覺義,能覺悟世上一切人情世故,盡了人道,才可成佛。總之,入世出世,只是一心,顛倒煩惱,貪瞋癡迷,是六道眾生的心,如能空淨自在,不固執,便是佛菩薩的心。
前行緣念-心經-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行深
-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 行:心行,心中起了種種妙觀妙行的大用,作種種自利利他的事業。
- 深:是不可測量的意思,不是指單純深淺的深。是圓遍廣大,究竟無上的妙行。
-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的「行深」兩個字該怎麼解釋呢?什麼是行深呢?按照字面的解釋我們就知道,就是走得很深。假如真要解釋這兩個字,也是很簡單,還是走了很深。只要「行深」(也就是我們的功行非常的深厚),那我們就可以證明到一個境界。這個「行深」兩個字,又可以代表自心清楚明白地到達一個最高深的境界。什麼樣的境界呢?眾生的境界,功行最深的境界,其實就是明心見性,到達彼岸的境界啊!
20160101
前行緣念-心經-觀自在菩薩-菩薩
- 菩薩
- 是菩提薩埵的簡稱,能自己覺悟,再能覺悟人的謂之菩提薩埵。
- Bodhi(菩提)意為「覺悟」,satto或sattva意為「有情」,翻譯成漢語的意思為覺悟的有情眾生。
- 心經中所指的這個菩薩是指十地等覺將登佛位的大自在菩薩。
- 十地等覺菩薩是真正的法王子了。所謂補處菩薩,就要成佛了。有大慈悲,大神通,那福德智慧的雲朵,嚴密護身,可以發為電光,震大雷音,降大法雨,伏諸魔外,終成佛道。
- 菩薩有三:
- 果地菩薩。已經證得佛果,為了引度眾生,應化為菩薩身者;如觀世音、地藏王、彌勒。
- 因地菩薩。因地菩薩者,依修行而得菩薩果位者。
- 願地菩薩。願地菩薩者,謂發願願行菩薩道者。
- 金剛經——若菩薩(指願地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指因地菩薩)。願地菩薩(即正在修菩薩行,但還未修成菩薩果位者),因地菩薩(已經修到菩薩果位者)。
- 菩薩分在家,出家,地前,登地,十地等覺,最高是一生補處菩薩,就是佛退位後,他來接位的,如此土的彌勒佛,西方的觀世音大士。
- 南傳佛教認為,菩薩是在佛法失傳之後,在未來成佛、重新開啟正法之教的修行者,南傳經典提到的菩薩只有兩位,即成佛前的釋迦牟尼和未來佛彌勒菩薩。此外,上座部佛教所定義的菩薩也包括了一切發願在未來成為佛陀聖弟子的修行者,即聲聞菩薩。菩薩的主要修行內容就是十波羅密。
- 北傳大乘佛教認為(根據《華嚴經》等經典),從初發心(初信位的菩薩)直到圓滿成佛,總共有五十二個階位,即菩薩五十二位。菩薩是佛的脅侍,每位佛有兩位等覺菩薩作為脅侍: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有兩位脅侍菩薩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西方三聖);現在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的脅侍為觀音菩薩和地藏菩薩(娑婆三聖);華嚴世界釋迦牟尼佛的脅侍為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華嚴三聖);東方琉璃光世界藥師佛的脅侍為日光普照菩薩和月光普照菩薩(東方三聖)。佛菩薩的任務是將所有輪迴中的眾生解脫於苦難、輪迴之中。
- 大乘佛教佛經稱某些菩薩在遠古已成佛,如觀世音菩薩過去佛號正法明如來,他們以大慈悲心,為度眾生示現菩薩形象,倒駕慈航重入世間教化救度。
- 這尊中亞雕像刻畫了做菩薩時的悉達多·喬達摩(釋迦牟尼)。
前行緣念-心經-觀自在菩薩-自在
- 觀自在菩薩
- 自在
- 是無可無不可的自在,不是指自由。
- 自由是不肯受拘束的,但環境不如你的意思,便苦了。
- 獨有自在,是到處能安,自然地不受環境所困,一切好壞隨緣,樂亦不喜,苦亦不惱,知道他是本來空,自己有主宰的。
- 這個自在,是指大自在。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