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經
- 有許多意思,如「路」,指示我們回復真心之路的;「法」,一切方法;「貫」,貫通前後的義理;「契」,契合各人的機,各事的理,有這幾種解釋。現在二百六十個字,是文字般若,指示我們關照般若的方法,照此去做,實證實相般若的究竟,總不出眾生心行中事;所以經是完全指我們自身而說的。
- 此經共有七個翻譯,這是唐朝三藏大師玄奘新譯,文是簡單的,義是深奧的。雖有七譯,意義是一樣的;讀經當重意義,不可徒在文字上死執。此經是替大乘菩薩登佛位說的,表至高無上的佛境,意境只有自己曉得,說不出的,所以叫做無字真經。並不是真的無字,願學人自己領會自己的境界,到了如何地位,至於佛的境界,卻不是二乘人或十地以下的菩薩可以測知的。我們東土人,大乘根器多而厚,所以不論男的女的,識字不識字,都喜歡讀這個經,譬如人聞香,個個人知道香味好,但多半不知道是什麼香,而受薰是平等的,所以不可思議。以上釋題竟。
20151230
前行緣念-心經-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經
前行緣念-心經-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心
-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心
- 心是什麼?心是個影子,不能說有,不能說無,所以無形段,不過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和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相對起了認識,叫做六識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所以是集起的。
- 就是心同外境集合而緣起的幻影,即名幻心;心中起的道理,叫做幻法;執住個幻我成個幻見,於是成熟了,就有六道生死。但造成這個生死的是幻心,要開般若智慧了脫生死的,還是要用這幻心;成到佛(涅槃),也是用這幻心,你既然知道是幻的,那麼就有幻心造成幻法,一切人事等等,六道生死涅槃,還不是一樣是幻的?由此可覺本來沒有生死,都是冤枉造作。既無生死,就用不著涅槃了,以說諸法空相,涅槃生死等空華,即是此意。但又為什麼分真心妄心呢?這是不得巳而替初學的人說,其實心,根本不有,不可得,又分什麼真和妄呢?不過幻心不能除,人事上一切的幻用不能廢,所以權分真心妄心。
- 真心是無心之心,何以叫無心之心呢?即是不起念時,而見聞覺知仍舊了了,卻無分別,寂然不動的,此是真心;如一起了念,分別人事,而可以心不顛倒,亦不逐境流浪,頓然歸到無心本位,此還是真心。至於念念流浪,不覺漸漸入了迷途,此名妄心,但本體勿失的。
- 這部心經,就教你凜覺的法子,用智慧關照什麼是心?什麼是苦厄?又如何回歸到清淨寂滅無心之心的本位?所以名為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前行緣念-心經-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蜜多
-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蜜多
- 蜜:是到達的意思,是到達了果位了;果位是究竟涅槃,涅槃就是清淨。蜜「多」的「多」字只是在強化語氣。
- 多:是上面的意思,到彼岸之上,才是究竟。
- 假設波羅蜜多(到達彼岸並且上了岸)總共分為五個步驟
- 第一步:在此岸
- 第二步:入流,是下了渡船了,是初發心的人,亦是初果羅漢
- 第三步:是中流,船在河中間,如聲聞緣覺;
- 第四步:到了彼岸,是十地以下的善薩,終不是究竟;
- 必第五步上岸,「多」捨丟了船,即是捨去了法見,掃除了執心,斯是了無罣礙的等覺菩薩和佛。
前行緣念-心經-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波羅蜜
-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波羅蜜
- 波羅蜜或波羅蜜多,意為「至上的」,在這裡特指菩薩,因此波羅蜜意為「菩薩的責任」或「菩薩的財富」。一般漢譯為「度」、「到彼岸」,意謂從生死的此岸能因佛法而救度到涅槃解脫的彼岸。
- 所以,波羅是彼岸、對岸,且含有解脫的意義。
- 在此假設有一條生死河,眾生都是在苦惱的此岸,眾生希望要能度過這條生死河到清淨的彼岸,這只是用來比喻,不是真的有這一條河的此岸及彼岸。
- 佛教認為,波羅蜜是所有菩薩行者必修的善德,是成就究竟菩提一切聖者的根本資糧。
- 在南傳佛教體系,波羅蜜一般歸類為十個,即:布施、持戒、出離、智能、精進、忍辱、誠實、決意、慈與捨。
- 六度:
又名度波羅蜜: - 檀那(布施)
- 尸羅(持戒)
- 羼提(忍辱)
- 毗梨耶(精進)
- 禪那(禪定)
- 般若(智慧)
- 《瑜伽師地論》:「復次菩薩次第圓滿六波羅蜜多已。能證無上正等菩提。謂施波羅蜜多。戒波羅蜜多。忍波羅蜜多。精進波羅蜜多。靜慮波羅蜜多。慧波羅蜜多。」
- 欲證佛菩提必先修六波羅蜜,入地後次地進修十波羅蜜直至圓滿,方有資糧能圓成佛道。十波羅蜜為:施波羅蜜、戒波羅蜜、忍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方便波羅蜜、願波羅蜜,力波羅蜜、智波羅蜜。
- 此十波羅蜜,在唯識論稱為十勝行,即菩薩在十地時所修行的道法。但列在《大藏經》般若部中的《佛說帝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也出現十波羅蜜的經文內容。列在《大藏經》阿含部的《央掘魔羅經》也出現十波羅蜜的經文內容。
前行緣念-心經-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般若
-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般若
- 注音:般ㄅㄛ若ㄖㄜˇ,音同撥惹。
- 般若是梵文,也稱為智、智慧,又譯作波若、鉢若、般羅若、波羅若、鉢腎穰、鉢囉枳穰等,意為智慧或洞識,為三無漏學之一。
- 般若在中國翻譯為大智慧,大到什麼程度呢?它其實是一切世間智能的本源和實性。但因為中國文字實在很難完全闡釋其真實的意義,所以我們仍用原文般若,不再另作翻譯。
- 般若,全是在說心的妙用,上自佛,下至眾生,無不由此而成佛道,了生死,度苦厄。論其性體,是不生不滅的金剛,論其相貌,卻是無形無狀的實相,論其妙用,乃是不可測知的圓通神妙。
- 般若兩個字,真的要解釋起來卻需要用到許多字,應該要說般若就是「通達世間法出世閒法,融通無礙,恰到好處,而又不執取諸法的大智慧。」如此解釋才能盡量地闡述其真實意義。因為世間法人事等等,都是佛法。佛是覺義,能覺悟世上一切人情世故,盡了人道,才可成佛。總之,入世出世,只是一心,顛倒煩惱,貪瞋癡迷,是六道眾生的心,如能空淨自在,不固執,便是佛菩薩的心。
- 世間的智慧,是否能離開了般若呢?世間的智慧,雖然已經不是般若的原態,但卻也離不開般若,因為「煩惱即菩提」,當我們感受到煩惱的時候,就證明我們有生命的、有覺性的(菩提)。試想,今天,如果是一位已經沒有知覺的植物人,那他還會有煩惱嗎?
- 所以離世法,便沒有佛法,離了般若,也就只有作孽受苦厄的分了。
- 大乘佛教將般若列為六波羅密之一,因此又稱為「般若波羅蜜多」。
- 般若的本義所指稱的智慧是指「妙智妙慧」。 般若是一切《有的。 有色能見, 無色也能見; 有聲能聞, 無聲也能聞。 般若能產生一切善法。 所以,般若所指的智慧並非所謂一般凡夫的智慧。
- 一般凡夫的「智慧」,則是由外物所引生, 必須先有色與聲, 才會有能見和能聞。 若無色與無聲, 即不能見也不能聞,一般凡夫的智慧也不能直接生出善法。 因而我們說, 凡夫的「智慧」, 在佛家看來, 也就成了愚痴, 成了妄想。 「般若」如燈, 能照亮一切, 能達一切,度化佛所指斥的那種有漏的「分別慧」(凡夫的智慧)。
前行緣念-心經-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摩訶
-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摩訶
- 訶讀音同"喝"
- 一般法會中大多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
為何「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不加上「摩訶」兩個字?
因為摩訶般若是全稱,
只用般若則是簡稱,
只要提到般若,
指的就是摩訶般若。 - 摩訶般若即是大智慧,
大到什麼程度?
它是一切世間智能的本源和實性。 - 世間的智慧,
是否離開了般若呢?
它雖然已經不是般若的原態,
但卻也離不開般若,
因為「煩惱即菩提」,
當我們感受到煩惱的時候,
就證明我們有生命、
有覺性(菩提)。
試想,
今天,
如果是一位已經沒有知覺的植物人,
那他還會有煩惱嗎? - 為什麼不用「摩訶」,
表示它是略稱,
而「摩訶般若」就是具稱,
就像我們講電視機是television,
如果只說T.V.,
別人也懂。
20151229
前行緣念-心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內容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渡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前行緣念-心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介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梵文: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हृदयसूत्र Prajñāpāramitā Hṛdayasūtra)是闡述大乘佛教的空和般若思想的經典
- 又稱《佛說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心經》。
- 本經是大品般若及小品般若的實相教理,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加以濃縮後成為二百餘字的極精簡經典,因此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極為重要的經典。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為《般若經》的重點結集,其中「般若波羅蜜多」(梵文:Prajñāpāramitā)義為,由文字聞修而親證般若智慧,超越生死輪迴,到達不生不滅的解脫境界。
- 心(梵文:Hṛdaya),原義為心臟,與意識心(巴利文:Citta)不同,在此是心要或心髓之意。日本學者福井文雅,考證「心」(梵文:Hṛdaya)有密咒、真言、陀羅尼的含意,因此可譯為心陀羅尼、心咒。支謙譯本稱為《摩訶般若波羅蜜咒》。梵文本中,又稱為《般若波羅蜜多心陀羅尼》,藏文本稱《薄伽梵母說般若波羅蜜多心要》,皆不稱為經(sūtra)。在大乘佛法中,般若波羅蜜多及其經典最為精要。所以《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用六離合釋來解釋,是持業釋,「般若波羅蜜多」即是「心」。
- 《心經》經文結構,乃世尊與舍利弗之對談,其來源大部分出於《大般若經》第二會卷403觀照品第三之二,即《大品般若》習應品第三)。「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一段,出於《大般若經》第二會功德品第三十二,即《大品般若》勸持品第三十四。咒文則出於《佛說陀羅尼集經》第三卷,般若大心陀羅尼第十六。故《心經》是出自《般若經》的精髓,附加密咒真言,才完成現今《心經》組織的型態。
- 《心經》是所有佛經中翻譯次數最多,譯成文種最豐富,並最常被朗讀、背誦的經典。有廣本及略本兩種本子。廣本具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略本只有正宗分,鳩摩羅什與玄奘譯本皆是略本。漢傳佛教中《心經》常見的版本為陳玄奘譯本,共260個字,其經文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直明「第一義諦」,集中展現了般若學的精髓,是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誦的佛經之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句即出自該部經文,闡明五陰(色受想行識)乃至十八界萬法,與諸法空相(沒有獨立、常存不變的自性)實乃不一不異之中道。
- 凡人要度苦厄,了生死,成大覺,非從自心下手不可。但要明白自心,只依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二百六十個字,已經夠了。但空的道理不明白,自心的相貌也難徹了。這個經,最主要是說性空的道理,不是世人所說的空,那是斷滅空,世人誤解佛法是消極自了的。藉由聞修此經而斷一切苦厄,並發大悲平等心救世,證明佛法在社會上的大用,此經實是開發世界大同唯一的法寶。
前行緣念-開經偈-願解如來真實義
- 願解如來真實義
學佛者受持佛法的唯一心願,就是希望能徹底了解如來的真實教理,信、解、行、證,趣入佛所教導真實不虛的意義。 - 願:學佛者受持佛法的唯一心願。
- 解:徹底了解。
- 如來:(梵語:Tathāgata),音譯為多陀阿伽陀,佛的十大稱號之一。
- tatha意思是「如」,agata意思是「來」,如來,「就像來了一樣」。
- 如指真如,含兩層意思:
- 憑藉真如之道,通過努力,不斷累積善因,最後終於成佛,故名如來,也就是真身如來;
- 通過介紹真如之道,使眾生增長智慧、消除煩惱、獲取利益,故名如來,也就是應身如來。
- 也有解釋作「如諸佛而來,故名如來」。民間常以如來、如來佛專指佛教創始者釋迦牟尼佛,釋尊,即當時的悉達多太子。
- 真實義:佛所教導真實不虛的意義。
- CHI:真如上師的真如,是取自如來的如嗎?真如上師簡介:
- 真如上師,本名金夢蓉,出生於中國黑龍江省的書香世家。自幼便思考生從何來、死向何去,生命問題時常縈繞在心。年紀稍長,為解決自他生死,決心離家隻身尋師求法,足跡遍及五台山、普陀山及藏地各大道場,先後親近至尊哈爾瓦.嘉木樣洛周、根敦嘉措上師、洛桑嘉措上師等諸多大善知識,得到善知識們歡喜親密的攝受教導,獲得《入中論》、《現觀莊嚴論》、《四百論》、《菩提道次第廣論》、《菩提道次第略論》、《安樂道論》、《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註》、《宗義寶鬘》等諸多經論傳承。
- 其後,輾轉聽聞日常老和尚所開示的《菩提道次第廣論》磁帶,對老和尚生起不共的敬信心。親自拜見日常老和尚後,得到老和尚深切的攝受及教導。老和尚屢次敦囑將福智僧俗團體交付上師,賜予法名「真如」,並常往內地為上師傳法,共議福智團體未來發展。
- 日常老和尚示寂後,上師恪遵老和尚教誨,承接法脈,歷經諸多艱辛,十餘年來致力於僧俗佛法教育及各項善法事業,殫思竭慮。結合佛法義理學習,落實於「身心靈」具體實踐的腳步未曾稍懈。
- 真如上師旅居加拿大期間,更致力將此一結合理念與實踐的成功模式,推廣到海外各地,期待能經由移民的拓展,讓佛法及儒家經典文化廣為流傳,開枝散葉。目前全球約有一千多位僧、尼弟子,及超過七萬名深入研修佛法的學員,兩百個以上研習中心,致力奉行日常老和尚之心願—「一肩荷擔如來志業,一肩挑起儒家文化」,精勤修習經律論及十善事業的實踐。
- 慈心基金會董事長賴錫源表示,真如上師承繼老和尚的理念,以謙虛又堅強的毅力,帶領福智團體全力以赴。慈心基金會基於與大自然各種生命共存共享的信念,成功推動轉作面積居全台灣之冠;里仁有機商店,以「誠信互助」的協力模式取代一般商業競爭,也是台灣目前最大的直營有機連鎖店,結合義工創造了資深的社會企業典範。
- 福智僧團住持如證和尚,也特別推崇真如上師在極為艱困的條件下,長時奔走世界,逐漸建立起福智僧團完備的學修體系。僧眾透過大量背誦、聽聞、思惟、辯論的方式,深入廣大經論,如《般若經》、《法華經》、《菩提道次第廣論》、《南山三大部》、《釋量論》、《現觀莊嚴論》、《入中論》、《俱舍論》、《戒論》,建立正確知見。並依所學經論要義,攝入沙彌、比丘、菩薩律儀,以嚴格的戒律,軌成清淨梵行。期待經由如此學修合一的宗風,培育出代代僧才。
- 如證和尚表示,在真如上師的悉心引領下,福智僧團逐日成長茁壯,「這是融合漢、藏佛法精華與傳統,建立佛法修學體制的劃時代創舉。也是日常老和尚悲願的實現。」(文/福智佛教基金會提供)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