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緣念-心經-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波羅蜜
-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波羅蜜
- 波羅蜜或波羅蜜多,意為「至上的」,在這裡特指菩薩,因此波羅蜜意為「菩薩的責任」或「菩薩的財富」。一般漢譯為「度」、「到彼岸」,意謂從生死的此岸能因佛法而救度到涅槃解脫的彼岸。
- 所以,波羅是彼岸、對岸,且含有解脫的意義。
- 在此假設有一條生死河,眾生都是在苦惱的此岸,眾生希望要能度過這條生死河到清淨的彼岸,這只是用來比喻,不是真的有這一條河的此岸及彼岸。
- 佛教認為,波羅蜜是所有菩薩行者必修的善德,是成就究竟菩提一切聖者的根本資糧。
- 在南傳佛教體系,波羅蜜一般歸類為十個,即:布施、持戒、出離、智能、精進、忍辱、誠實、決意、慈與捨。
- 六度:
又名度波羅蜜:
- 檀那(布施)
- 尸羅(持戒)
- 羼提(忍辱)
- 毗梨耶(精進)
- 禪那(禪定)
- 般若(智慧)
- 《瑜伽師地論》:「復次菩薩次第圓滿六波羅蜜多已。能證無上正等菩提。謂施波羅蜜多。戒波羅蜜多。忍波羅蜜多。精進波羅蜜多。靜慮波羅蜜多。慧波羅蜜多。」
- 欲證佛菩提必先修六波羅蜜,入地後次地進修十波羅蜜直至圓滿,方有資糧能圓成佛道。十波羅蜜為:施波羅蜜、戒波羅蜜、忍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方便波羅蜜、願波羅蜜,力波羅蜜、智波羅蜜。
- 此十波羅蜜,在唯識論稱為十勝行,即菩薩在十地時所修行的道法。但列在《大藏經》般若部中的《佛說帝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也出現十波羅蜜的經文內容。列在《大藏經》阿含部的《央掘魔羅經》也出現十波羅蜜的經文內容。